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
美团无人机获迪拜资质!5年64条航线,能否扛住外卖竞争压力?
104
0
近七日浏览最多
最新文章
现在点外卖都卷到天上了,2025年9月底,深圳的夜猫子们发现,点外卖居然能等来无人机送货,晚上十点多,无人机亮着灯悬停在小区空地上,精准把汉堡塞进投递箱。
这事儿在抖音上炸开了锅,不少深圳用户拍视频晒“无人机外卖初体验”,评论区一堆人喊“什么时候轮到我家小区”。
但你可能不知道,美团搞无人机配送可不是突发奇想。
早在2017年,外卖市场还在“二雄争霸”的时候,王兴就悄悄砸钱启动了这个项目。
当时行业里都觉得这事儿“不靠谱”,毕竟中国商用无人机配送还是片空白,直到2018年民航局才出台相关管理办法。
可美团愣是咬牙干下去了,2021年在深圳送出第一单真实订单,到2025年6月,已经在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迪拜等6个城市开了64条航线,累计送了60万单外卖。
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“国际化操作”,2024年底,美团居然在迪拜拿到了商业运营资质。
迪拜那地方地广人稀,城市分布零散,无人机送外卖不用穿高楼,正好解决人工配送耗时长的问题。
美团这步棋挺精明,先在海外找个“easy模式”试水,顺便把“中国无人机送外卖”的招牌打到了中东。
不过话说回来,60万单看着不少,可跟美团2025年7月1.2亿单的日订单量比,简直是九牛一毛。
更现实的问题是,美团二季度净利润暴跌89%,核心业务正被饿了么等友商追着打,这时候砸钱搞无人机,到底值不值?
先看技术层面,美团第四代无人机能10分钟把2.4公斤的东西送到5公里外,零下20度到50度的天气都能飞,中雨、6级风也不耽误事。
为了搞定夜间配送,他们还给无人机升级了导航系统,靠路灯和建筑灯光定位,就算光线特暗,也能通过传感器避障,精准降落误差不超过几厘米。
但技术归技术,落地难啊,北京八达岭长城的航线,美团跟军方、文物部门磨了近两年才开通,起飞点和降落点都得反复论证,生怕影响长城保护。
再看成本账,深圳建了个智能制造中心,年产超万台无人机,按理说规模化生产能压低成本,但研发投入可是个无底洞。
2018年美团研发费用70多亿,2025年二季度单季就花了62亿,其中不少砸在了无人机和AI上。
现在无人机送一单的成本还比人工高,要是不能规模化,这买卖怕是难持续。
但美团显然盯着更长远的账,全球物流无人机市场到2027年预计能涨到2000多亿,低空经济可是国家战略。
而且美团的打法跟别人不一样:顺丰、京东的无人机主要送仓库到站点的包裹,不直接面对消费者;大疆、亿航玩的是载人飞行或行业应用。
只有美团死磕“最后3公里”外卖配送,把无人机跟末端生活场景绑死了,景区里游客不用跑出围栏取餐,社区夜间配送不用等半天,甚至医疗样本配送能从“次日达”变成“当日达”。
这么看,无人机现在可能还不是“大杀器”,但确实是步关键棋。
对美团来说,这既是押注未来的技术筹码,也是在激烈竞争中找差异化的突破口。
至于能不能成,就得看接下来几年,他们能不能把成本降下来、航线铺开来,让无人机从“尝鲜”变成“常用”了。
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