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关于巴基斯坦歼-10CE击落印度“阵风”战机的传闻引发广泛关注。这一战果很可能得益于一种印度空军从未应对过的先进战术——“A射B导”,即通过数据链共享目标信息,由歼-10CE发射超远程空空导弹霹雳-15(PL-15),并由巴基斯坦ZDK-03预警机通过双向数据链完成中继制导,最终由导弹自身有源相控阵雷达锁定目标实施打击。

“A射B导”战术的核心在于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。歼-10CE作为导弹发射平台,依托其先进航电系统与数据链,接收ZDK-03预警机提供的目标数据,发射PL-15后无需自身雷达持续照射目标。ZDK-03预警机则扮演“幕后大哥”的角色,利用其强大的探测能力和双向数据链,为PL-15提供中继制导,直至导弹进入自主锁定阶段。这种分工极大提升了作战灵活性,歼-10CE甚至无需进入印度雷达的探测范围,就能实施超视距打击。

专家:阵风被击落 预警机是幕后大哥

PL-15作为中国最先进的超远程空空导弹,射程据称可达200公里以上,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,具备“发射后不管”能力。在“A射B导”模式下,导弹在飞行初期依靠预警机的制导指令飞向目标区域,最后阶段才启用自身雷达锁定目标。此时,印度“阵风”几乎没有机动规避或电子对抗的机会。

据报道,巴基斯坦的ZDK-03预警机此前曾赴中国进行改装升级,增强了数据链通信能力和目标跟踪精度,使其能够高效协调歼-10CE与PL-15的协同作战。ZDK-03配备的先进雷达系统可远距离探测“阵风”,并通过加密数据链实时传输目标信息,确保导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精确制导。

相比之下,印度空军的预警机体系相对落后,其A-50I预警机和“天空之眼”系统在数据链整合和实时协同能力上难以与巴基斯坦匹敌。印度空军可能从未预料到,巴基斯坦能够通过预警机主导的协同战术,实现如此高效的超远程狙杀。

专家:阵风被击落 预警机是幕后大哥

“阵风”战机虽然配备了先进的“光谱”电子战系统和RBE-2有源相控阵雷达,但在面对“A射B导”战术时,其优势被极大削弱。PL-15的超远程射程和末段自主锁定能力,让“阵风”难以在预警机引导下提前感知威胁,战机几乎难逃被“凌空打暴”的命运。

专家:阵风被击落 预警机是幕后大哥

印度空军在体系化作战能力上与巴基斯坦存在明显差距。巴基斯坦通过引进中国先进装备和技术,构建了以预警机为核心的协同作战体系,而印度空军的作战理念仍偏向单机性能和传统空战模式,缺乏对现代化信息战和网络中心战的深刻理解。

可以说,此次歼-10CE击落“阵风”的事件,凸显了现代空战中体系作战的重要性。歼-10CE是优秀的导弹发射平台,但真正的杀伤力来源于ZDK-03预警机与PL-15的完美配合。巴基斯坦空军的这一战术,不仅展示了其技术进步,也为印度空军敲响了警钟:在信息化空战时代,单靠先进战机远远不够,预警机和数据链才是决定胜负的幕后推手。印度空军若不加速体系化建设,未来恐怕还将面临更多类似的“可怕战术”。

#发优质内容享分成#

友情提示
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