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经贸谈判召开之前,美国财长公开对华喊话,要求中方答应两个条件。这次美方的要求有多无理?中方事先的表态反映出了什么问题?

据多家媒体7月22日报道,贝森特这次对华提出的两个要求分别涉及俄罗斯与伊朗。他强调美国正在采取一项战略,任何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可能将被征收高达100%的二级关税,而中国则是受制裁的伊朗石油和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。贝森特因此认为,中美有必要在即将到来的经贸谈判里解决这两个问题。


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埋下“中国坐标”


实事求是地讲,俄罗斯与伊朗分别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两大痛点:前者正与乌克兰维持着激烈的冲突,事关美国在欧洲的利益;而后者与以色列的冲突也有卷土重来的风险,有损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布局。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利益,特朗普政府不会放过对俄伊两国施压;尤其是在特朗普深陷爱泼斯坦案丑闻的当下,他本人亦有着充足的动机去转移美国民众的视线。

但问题在于,这种施压无助于俄乌冲突以及中东局势的缓和,经验教训可谓是一抓一大把,拜登四年任期内的损失就是特朗普的前车之鉴;而中国购买俄罗斯、伊朗石油不假,但这完全是经贸上的往来,不牵扯政治利益输送、不应该成为美方在谈判桌上的筹码。否则,那些现在仍在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欧洲国家以及印度,照样也要上白宫的名单。这个准备特朗普真的做好了吗?答案恐怕是否定的。


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埋下“中国坐标”


现如今特朗普政府非要从自身与俄伊两国的矛盾出发,完全不讲道理地“迁怒”中方,直观体现了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底色。中方对此有言在先: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,合作是唯一的正确道路,对话协商是解决问题最好的选择,人为“脱钩”是脱不掉的。具体到俄乌冲突上,王毅外长的发言同样掷地有声:中方的立场坦坦荡荡、一以贯之,那就是坚持劝和促谈,不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武器,严格管控两用物项,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。

而就目前情况来看,在中美贸易谈判之前发出这样的表态,贝森特的想法恐怕仍然建立在“极限施压”之上,想靠“虚空造牌”来为美方多博得一些筹码。因为即便不考虑政治方面的因素,单纯考虑经济效益,中方购买俄罗斯、伊朗石油的好处也是明摆着的,美方的要求从一开始就是强人所难,中方不会答应。明知这一前提,贝森特却仍要公开提出这两个要求,无非还是想换取中方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。


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埋下“中国坐标”


但这种威胁与恐吓定然不会收获预期成效。毕竟将对华关税加到100%以上这件事,特朗普政府几个月前就已经做过一次了,当时正是贝森特本人出面为局势降温、推动中美各自降低关税,这说明贝森特清楚地知道美国承受不起这样做的代价。

总而言之,与美方打了这么多年交道,中方很清楚白宫政客那套“极限施压”战略的内核,不会被其谈判前的强硬表态搞得自乱阵脚。如果美方真的有心推动中美贸易止跌止损,那中方自然敞开大门欢迎他们来谈;但要是美方连会谈的诚意都没有、想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提无理的要求,中方该有的反制一定会有。

友情提示
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