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此文之前,请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
本文陈述所有内容,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
大快人心!14名前华为海思员工因窃取核心芯片技术获刑。全案累计罚金高达1350万元。
前华为技术总监年薪高达600万的他竟然是美国人!却带着十三名核心骨干,在两年间像“蚂蚁搬家”似的,几乎搬空了华为在WiFi领域苦心积攒的家底,另起炉灶。
但是不可忽略的是,虽然这14个人已获刑,但是那些被泄密的技术是不是已经流传在美国了,这些技术真的能追回来吗?
“Wi-Fi 之王” 的堕落之路
张琨在科技领域里曾经也是众人眼中的传奇人物,毕业于北大,又手握美国双硕士学位。
着优秀的教育背景已然让他在起点上就领先了许多人,而在工作履历更是堪称 “华丽”。
他在高通公司工作的那 5 年,凭借自身卓越的能力,拿下了 “最佳技术奖”,在 WiFi 领域崭露头角,成为了众人认可的权威专家。
或许是看到国内科技行业蓬勃发展的机遇,已加入美国国籍的他。
直到 2011 年以技术专家的身份回到了中国,顺利加入了华为海思,进入华为后,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,很快晋升至 21 级资深主管,年薪更是超过了 600 万。
在业内被大家尊称为 “WiFi 之王”,人心总是难测,在 2020 年底,不知是何种缘由,张琨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。
他先是私下里找到了曾经的同事刘某,两人一番密谈后,刘某欣然答应成为他的 “合伙人”,共同谋划着一件不可告人的事。
但张琨觉得这还不够,他深知技术团队的重要性,于是又抛出了极具诱惑的条件。
用 “期权、三倍薪资” 这样丰厚的待遇,成功挖来了顾某、周某等 3 名核心技术人员,至此,一个怀揣着别样心思的小团体悄然形成了。
2021 年 2 月,张琨毅然决然地选择从华为海思离职,当时很多人都对此感到意外和不解。
可让人更没想到的是,仅仅一个月后,他就在南京迅速注册成立了尊湃通讯科技有限公司。
他更是对外宣称要致力于国产 WiFi 芯片的研发,打破国外的垄断,可谁又能料到,在这光鲜的表象背后,正隐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呢。
疯狂的“蚂蚁搬家”式窃密
尊湃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,张琨一伙便开始了他们那堪称疯狂的窃密行动,其手段之多样、行径之隐蔽,着实令人咋舌。
他们深知华为内部有着严格的安防系统,常规的窃取方式很难得逞,于是便想出了一系列看似原始却极为有效的 “蚂蚁搬家” 式方法。
团队中的核心技术人员,有的会偷偷地利用工作之便。
对华为那些珍贵的版图电路图、算法构造等核心技术信息进行截屏拍照,还有的会选择手抄代码,将这些资料一点点带出华为。
更有甚者,他们会把核心数据拆分成一个个小压缩包,利用智能手表等不易引人注意的设备,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华为的安全防线,带出园区。
不仅如此,他们为了让这些窃取来的技术资料能够顺利地在尊湃公司使用,还想出了更为 “巧妙” 的办法。
有人会把资料伪装成开源项目,堂而皇之地转发到外部,经过这样一番改头换面,仿佛这些本属于华为的核心技术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 “创新成果”。
而尊湃公司的人员构成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。
其核心团队竟有 60% 以上都来自华为海思,这些人在华为与尊湃之间玩起了 “无间道”。
部分人甚至还没从华为正式离职,就已经开始偷偷在尊湃干活了,白天在华为正常上班,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。
到了晚上,就像换了个人似的,悄悄潜入尊湃的实验室,调试那些从华为窃取来的技术,拿着双份工资,却做着违背职业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情。
张琨为了让尊湃公司看起来更具实力,对外宣称他们在 WiFi - 6 的研发速度上比华为还要快 30%,还声称拥有多项专利。
可实际上,这所谓的 “研发速度” 不过是建立在窃取华为技术的基础之上,靠着这种不正当的手段。
想要在行业内撑起一片虚假的繁荣,殊不知,这样的行为就如同在沙滩上建高楼,迟早有一天会轰然倒塌,而他们也必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真相败露与严厉判决
纸终究包不住火,尊湃公司种种不合常理的表现,终究还是引起了华为的警觉。
一家成立仅仅两年的公司,居然宣称能推出性能比华为还快 30% 的 WiFi6 芯片,这在业内人士看来,简直就是天方夜谭。
华为很快就察觉到了其中的猫腻,于是果断启动了内部调查。
这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,经过细致的比对分析发现,尊湃芯片的 40 个关键技术点与华为芯片的相似度竟然高达 90%。
甚至在部分代码里,还赫然留着华为的内部标识,这无疑是赤裸裸的剽窃证据。
有了确凿的把柄后,华为毫不犹豫地拿起法律武器,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
2023 年 4 月,上海警方联合江苏警方雷霆出击,对尊湃公司位于上海和南京的两处办公地点进行了突击检查。
行动中,警方迅速查扣了 7 台存有侵权技术的服务器,这些服务器里存储着的,正是他们窃取华为得来的 “罪证”。
同时还冻结了尊湃公司账户上高达 9965 万元的资产,让他们再也无法利用这些非法所得继续运作。
而那 14 名参与核心窃密的人员,也一个都没能逃脱,全部被警方当场抓获,可谓是人赃俱获。
直到 2025 年 7 月 28 日,法院终于做出了公正且严厉的判决。
主犯张琨,这位曾经的 “WiFi 之王”,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,并处以 300 万元的罚金,而且在出狱后的 5 年内,禁止其再踏入芯片行业。
其余的 13 名涉案人员,也都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,最高被判处 5 年有期徒刑,总罚金达到了 1350 万元,部分人同样面临着禁业的限制。
不仅如此,尊湃公司也因这场闹剧,所有的技术资料被全部销毁,公司也被强制解散。
曾经看似前途无量的 “芯片黑马”,就这样在违法的深渊中彻底崩塌了。
案件背后的影响
像华为这样的科技大厂,尽管有着完善的安防系统,可依然防不住内部人员的 “里应外合”。
在核心技术资料的管控上,或许还存在着一些漏洞,竞业协议在某些时候竟成了一纸空文,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约束作用,让别有用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。
法院首次将 “技术密点重合率 90%” 作为定罪的核心依据。
这就像是给那些妄图通过抄袭、剽窃来走捷径的人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,彻底堵死了他们打 “擦边球”、企图 “抄袭洗白” 的后路。
同时,“禁业限制” 这一先例的开创,更是对那些心存侥幸、想要背叛原公司、侵犯知识产权的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,让他们在伸出黑手之前,不得不掂量掂量后果。
高通公司在上海的 WiFi7 研发中心于 2023 年突然解散。
并且在近期又在美国紧急注册了 2 项 WiFi7 关键专利,时间节点与尊湃案高度重合,这难免让人浮想联翩。
有人猜测,张琨或许与高通之间存在着某种隐秘的联系。
倘若这一猜测属实,那这场案件的性质可就不仅仅局限于企业间的间谍行为了,而是极有可能升级为复杂的跨国技术泄露案,这背后牵扯的利益纠葛和行业影响,更是难以估量。
参考信息来源:
观察者网——尊湃窃取华为芯片技术案宣判:14人被判刑,总罚金超千万
证券时报——芯片侵权,14人被抓!小米“躺枪”,紧急声明!
财联社——高榕资本、小米等投资的尊湃通讯涉嫌侵犯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 创始人被捕 办公室已人去楼空|调查
金融界——芯片设计靠抄袭海思,企业核心团队被抓,高榕小米嘉御等投资数亿
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