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3日,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上,一款神秘而强大的武器吸引了全球目光,它就是LY-1舰载激光武器。
相比较东风-61、东风-5C,以及惊雷-1、巨浪-3等巨型武器,LY-1虽然体积不大,但却更具革新性意义,因为它的出现必将改变世界现有的防空格局。
这款武器亮相后,迅速成为各国军事专家和媒体热议的焦点,世界各大媒体都对其给予了深度关注。法新社就报道称其为“全球最强激光防空系统”,功率要比美国的最强激光武器还要强数倍。
从外观上看,LY-1舰载激光武器就十分引人注目,其最显眼的是蓝色的圆形大镜子,它是发射激光束的关键部位,通常来说,该部件越粗,功率越大,单从这一点上,就能证明它已经是世界最强的激光武器了,因为到目前为止,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款激光武器的镜面比它大。
此外,它还配备多个较小的圆形孔径,内置光电和红外摄像机,用于目标捕获和跟踪,其转塔右侧盒状结构里甚至还有雷达,可以确保以多种手段追踪并锁定目标,也说明其在追踪锁定方面配置堪称豪华。
LY-1的强大,不仅体现在其外观设计上,其性能指标也必将是全球领先。据权威媒体报道,LY-1属于300千瓦级(或以上)的高能激光武器,远超美军“阿利·伯克”级驱逐舰装备的“太阳神”(HELIOS)系统的60千瓦。单从功率上来看,我国LY-1舰载激光武器的功率就是美国“太阳神”舰载激光武器的5倍。
在有效射程上,有专家分析LY-1可达10 - 20公里,能够覆盖舰艇周边广阔海域,可拦截3倍音速的反舰导弹。其拦截精度更是达到了“瞄准即锁定、开火即命中”的超高水准。因为激光束能以30万公里/秒的光速直线传播,比任何超音速和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都快得多,不容目标有逃逸的时间,这无疑极大地提升了作战效率。
在毁伤能力方面,LY-1可在瞬间熔毁3倍音速反舰导弹的导引头,还能通过低功率模式烧毁敌方无人机或舰艇的光电传感器,实现软杀伤。并且,其单次拦截成本或在100到1万元之间,相比导弹等近程防空导弹数十万或数百万元的成本,优势可谓十分明显。
同时,LY-1依赖舰艇电力供应,理论上可连续射击,具备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,大幅降低了后勤压力。
与国际同类武器相比,LY-1的优势更为突出。美国海军最新的舰载激光武器系统MLADS,2025年9月在诺福克基地实装,有资料称其功率约为200~300千瓦级,但有效射程仅2公里,远小于LY-1,难以应对远程高速目标。
俄罗斯的“佩列斯韦特”也是战略级激光武器,对外宣称是兆瓦级功率,可损毁近轨卫星,却因体积庞大需专用平台,无法用于舰艇近程防御。
而欧洲联合研发的“龙火”激光系统,功率仅5千瓦,有效射程1.2公里,只能击穿500米内无人机,在面对反舰导弹等高速目标时,实战价值有限。
所以,法媒称LY-1是“全球最强激光武器”的高度评价并非夸大其词。从尺寸分析,LY-1比美国“太阳神”主透镜直径大两倍,功率方面,按照法新社判断,LY-1高于美国正在研制列装的激光武器。海外专家综合多方面情报分析,LY-1型高能激光武器的最大功率起码有300KW,甚至有可能达到500KW以上水平,是美国现役舰载激光武器的5倍以上。
LY-1的出现,对我国国防实力提升具有深远战略意义。它使中国海军具备强大的“拒止/反介入”(A2/AD)能力,可在西太平洋如菲律宾海、日本海形成“航母禁区”。在未来海战中,面对“无人机蜂群”等饱和攻击,LY-1凭借其低成本、持续作战的优势,更将发挥关键作用,并且将重塑海战规则。
LY-1舰载激光武器彰显了我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。它不仅是我国国防事业的骄傲,也将对世界防空格局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,开启全球防空作战的新篇章。而从全球范围来看,LY-1的技术突破推动了激光武器领域的发展,引领全球激光武器从“试验阶段”加速进入“实战阶段”。随着LY-1的量产部署,中国海军的近程防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,也为其他国家在激光武器研发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。
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