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军武次位面】作者:金色轰炸机
前不久,根据美国“air and space forces”网站的报道,帕姆戴尔的42号工厂中,第4架B-21在没有太多关注的情况下实现了首飞。该机被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第420飞行测试中队接装,完成首飞后,还低调地与第一架B-21实现了同框。外界认为此举最大的意义,是标志着美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试飞与研制,正稳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。
▲B-21双机同框
2023年11月10日,美国第一架B-21完成了试飞之后,工厂又生产了2架用于静态和地面测试。因此成功实现飞行的这架飞机,按照生产顺序来说应该是总数量的第4架,但却是飞上天的第2架。按照协议规定,B-21的原型机或者说预生产型号至少要生产6架,后续2架将接受更加高难度的武器装备投射测试和电子系统检测。在生产B-21轰炸机时,美国按照“量产代表性标准”进行,其内涵是原型机也具有战斗能力,一旦全部测试通过,就会转交给正式的作战单位服役,而不会像之前那样仅作为研究机型。
从细节方面来看,第4架B-21已经与第1架有了一些外形上的区别。很多军迷都还记得第一架B-21被称之为“地狱犬”,因为它的前轮舱门上有一个“三头地狱犬”的标记。而这一架全新的B-21,则在前轮舱门上画了一个斯巴达头盔加翅膀的造型,下方还有一对交叉的长矛,可见其每一架飞机除了统一绰号“突袭者”之外,还有个性化的标签。
▲首架B-21和第4架B-21细节对比
另外在外设上,第一架B-21明显制造的较为粗糙,而且可以看到一些空速管和测量设备。在飞行中,第一架B-21姿态相对比较保守,毕竟主要是做一些基础性能测试,而第二架B-21在表面处理上就显得更为完整和光滑,取消了很多外露的设备,看起来更加贴近于大规模量产时的状态。
而且飞行姿态上,经过了第一阶段的验证后,显示该机已经没有太严重的气动问题,这次飞行姿态方面就更加自然了。最重要的是,配置弹舱的处理方面也显得更加妥善了。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B-21采用了一个大型的中央弹舱,舱门和机腹连成了一体,舱门上下有切口矩形。与此同时,中央弹舱的两侧还有形状类似但是面积更小的的开口,其内部安装的是电子设备还是空空导弹,目前还不得而知。但总体上,B-21还是采用了和B-2一样的集中式单仓设计。不过与第一架粗糙的舱门不同,这一次的表面处理就显得更加光滑和自然了。这些细节都足以说明,B-21距离真正的成熟和服役又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▲第4架B-21
第4架B-21的首飞,对于美国空军的意义是非凡的。这两架B-21虽然都没有服役,但是同时完成试飞后就可以分别进行不同任务的整合测试,大大加快研发进度,将测试工作验证时间缩短50%以上。如果后续有了新的B-21,那么测试工作的效率必然还会再上升一个层次。近些年来,美国在很多高级军备项目上的投入都打了水漂,比如M-10“布克”轻型坦克在仅仅生产了100多辆的情况下就宣布封存停产,这对于很多美国军工人和战略专家来说并不是好消息。
由于“史密斯专员”问题,美国军方在特朗普时代开发新武器的效率越来越低下,稳妥率也越来越低。但是B-21可是关系到了美国未来的全球战略威慑,项目之关键不言而喻,没有人希望它出现重大问题。两架B-21完成首飞,一定程度上也证明B-21目前面临的技术风险已大大降低,已经有了进入批量生产的可能性。按照原本的计划,B-21将在2030年之前形成战斗力,最终装备至少100架。美国计划2026年启动大规模的基地建设项目,第一个就是南达科他州的埃尔斯沃斯空军基地,它将成为首个B-21的部署地点,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役。
▲B-21
看到美国的B-21有持续进展,许多人不禁又想起了中国的轰-20。虽然早在2024年的3月份,记者就曾问过空军副司令员王伟,他回答轰-20很快就会露面。在“九三大阅兵”举行之前,很多人也非常期待轰-20能够出现,结果等来的还是“六爷”。之前有人怀疑中国应该是在轰-20的研发上遇到了一些技术瓶颈。
但在阅兵中和之前的新闻节目中,中国所展出的大量新式战机,比如第6代战斗机,第5代隐身舰载机,无人僚机,甚至是技术难度极高的舰载固定预警机等,又让人很难相信我们在大型战略轰炸机上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。一个很可能的解释是,轰-20在最初设计时,指标似乎有些保守了。目前方案正在大修改之中,以达到更强的战术水平。不过这些都是猜测,具体情况恐怕也就只有军方内部人员知道了。轰-20的很多负面信息是不真实的,作为军迷应该相信国家的力量。日后轰-20真正出现时,说不定也会让美国人直接愣住。
友情提示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