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朋友,大家好。

今天,我们探讨两个互有关联的线索。

第一个,关于7月9日即将到期的美欧贸易谈判。

随着最后期限的逼近,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在美国与欧洲,还是中国与欧洲,甚至是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,都正在进行许多紧张而忙碌的幕后磋商。

第二个,关于中国与欧洲。

最近这几天,中国外长正在欧洲进行访问,显然也会有很多重要的外交举措。此外,本月底,中欧年度战略磋商也将在北京举行。

坦率地讲,这个将受到7月9日美国和欧盟之间能否达成贸易协议的影响,如果达成了,那中欧之间是一种玩法;如果达不成,中欧之间又是另外一种玩法。

所以,这两条线索其实都关联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。

王毅:稀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

01

长话短说,现在让我们先简要讨论第一条线索。

7月3日,特朗普单方面宣布,美国和越南已经达成了贸易协议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越南方面并未第一时间进行确认,这有些类似于此前,特朗普单方面宣布已与中方达成贸易协议一样,中国当时也没有确认。

这表明,至少在越南和中国两国中,对于美国提出的部分条件是存在疑虑的。

而特朗普的做法显然是想先下手为强,或者说希望抢个风头、占个山头,甚至是想给包括中国和越南在内的相关谈判国家施加压力,这显得既不成熟也不厚道。

关于中国的情况,我们不在此讨论,一切都以中国官方最后的确认或否定为准,今天主要聊美越这份协议。

按照特朗普的说法,这一份贸易协议商定,越南未来输往美国的产品将仅被征收20%的关税。然而,通过越南转运至美国的中国产品,将继续征收高达40%的关税。

明眼人一看便知,这明显是针对中国,或者更准确地说,美国在利用越南来限制中国。所以,越南方面没有第一时间确认,可能就是害怕得罪中国。

事实上,在4月3日特朗普对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发动贸易战之后,越南不说是第一个,至少是首批表示愿意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之一。

这显示出越南对美国的渴望和需求,同时也意味着越南朋友可能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筹码的位置上,与美国进行交易。

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,美国对越南提出的条件极为苛刻。·

自6月26日特朗普单方面宣布与我国达成贸易协议以来,至今已过去一周,但中国方面仍未见任何动静。

这表明,实际上中国方面并未同意特朗普的提议,要么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,要么是他试图利用国际舆论来对我国施加压力。

然而,他忘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都不吃这一套的这一事实。

王毅:稀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

02

值得注意的是,最近在中美以及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战略博弈中,各种互动和较量都异常微妙且激烈。

提及第三方,不可忽视的是,欧盟与美国之间90天的贸易缓冲期即将结束,距离7月9日,只剩下不到五天时间。他们之间能否达成协议,坦率地说,我并不抱太大希望。

当然,最后一刻突然达成协议的可能性,也不能完全排除。毕竟,欧美之间的贸易合作、竞争都由来已久,加上欧盟事实上是由27个成员国组成的复杂结构体,达成对美国的统一意见非常困难。

不过,也不能排除美国会在背后对欧盟施加压力,迫使欧盟最终让步的可能性。

正因如此,最近几天中国外长在欧盟各国进行的访问,包括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磋商,以及在德国与德国外长的会谈,其中还包括与德国其他商界精英的讨论,显得尤为重要。

一方面,是在为本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年度战略磋商做准备;另一方面,也许是为在7月9日之前,对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。

换句话说,基于我的个人推理,我认为欧盟不应急于与美国达成协议,如果美国和欧盟达不成协议,那中国和欧盟还可以探讨其他选项。

所以,这大概就是中欧年度战略磋商之所以引人瞩目的原因之一。

王毅:稀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

近年来,中欧之间能够达成的战略共识和合作空间似乎越来越少,这主要有几个原因:

第一个,欧盟国家在意识形态、战略利益方面的理想色彩,一直比美国更为浓厚且由来已久,这一点我不再展开。

第二个,最近几年在电动车领域,特别是中国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的问题上,我认为,欧洲是对中国是存在一些偏见的,这也对双方贸易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
第三个,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,中欧关系也急剧下滑。

但以上的这些原因,在中欧双方共同面对美国问题时,能不能达成一些即便是阶段性的、策略性的表层合作?我个人认为,其实空间还是有的。

这也正是最近几天中国外长在欧盟的访问,以及这几天欧盟私下与美国的谈判,还有7月底中欧在北京的战略磋商如此引人瞩目的原因。

在七月份和八月份这两个月,西方世界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,表面上是度假的盛夏时节,但是实际上在政治、地缘战略和贸易战等问题上,并没有放松或放假的迹象,一切都还在悄悄地发生之中。

#王毅:稀土不会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##专家:越对美“举手投降”开了坏头##专家:中美是战是和中方讲清楚了#

友情提示
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