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了,而且俄罗斯专家称,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的话,美国肯定受不了。   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购买已经大大降低,可美国对中国的需求却越来越大,贸易战后到底谁更受伤? 当2025年中美贸易额骤降至1990年来最低点时,华尔街日报却惊奇地发现:美国超市里中国商品反而更多了。原来这些货品都是通过越南贴牌、墨西哥转口、东南亚包装的"隐形中国制造"。 中美贸易早就玩起了"地道战",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百分之一百关税,结果中国车企在泰国建厂,换个牌照出口美国,美国禁止进口中国光伏板,中国就把硅片运到柬埔寨组装成模块。 俄罗斯专家的预警有道理,中国要是真停止航道运输,第一个冲到白宫面前反对的就是美国老百姓,事实上确实如此,连圣诞节装饰品都要断货,更致命的是医药行业美国医药原料高度依赖发展中国家。 美国企业的"中国依赖症"已经病入膏肓,美国那些汽车巨头、工厂巨头、农业巨头对特朗普的这项决策最不满,这些巨头表面上响应政府号召转移产能,暗地里都在玩"中国+1"把戏——把最后一道工序放在越南,百分之九十零件还是中国造。 中国持有太多美元美债,真要抛售第一个被吓哭的就是美国,第二个抛售的就是日本,日本是真不在乎日本怎么想,他们对市场的敏锐度比谁都高,种"你中有我"的捆绑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 中国的反制武器库丰富得令人吃惊,上能控制稀土间接导致美国高精尖武器难以迭代,下能不给美国港口提供起重机都能让供应链崩溃,美国防部悄悄囤积钨矿时,才发现,自己已经失去了工业社会最大的保障,规范化的产业链。 最讽刺的是美国民众的身体诚实。一边投票支持对华强硬派,一边抢购中国制造的便宜商品,一边喊着要制裁中国,一边等着深圳发货的跨境电商包裹。 美国花五年时间在印度建手机生产线,结果故障频出不断,如果不是库克涵养好,恐怕真的要生气,欧盟在波兰建电动车电池厂,最后发现所有材料还是要从中国进口。这种"去中国化"的尴尬,就像试图把咖啡里的咖啡因分离出来却得到一杯污水。 中国不直接对抗而是拓展一带一路伙伴,不搞贸易战但发展国内大市场,不拒绝谈判但坚持核心技术自主,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信任中国。 虽然官方贸易额下降,但中美通过其他国家的转口贸易增长超出想象,虽然关税壁垒高筑,但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市场份额反而提升,这种"明降暗升"的贸易新形态,就像地下河表面干涸实则暗流汹涌。 经济规律比政治口号更有力量,双方对经济的需求大于战争的欲望,所谓"脱钩断链"就成了政客的自嗨游戏,毕竟这个世界最诚实的永远是钱包——谁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,老百姓就认谁。 但显然中国的退路更多,中国还有东盟,欧盟,南美洲,甚至于非洲都是中国广袤的市场,而这些中国都打开了缺口。

友情提示
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