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全球还在消化美国对22个国家发起关税战的经济冲击时,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出现了——中国被排除在这场“贸易风暴”之外。7月10日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,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证实,中美经贸团队正就落实元首共识保持密切沟通,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更公开表示,8月初将率团与中方重启关税谈判。这位曾放话“对中国加税毫不手软”的美国总统,为何突然对中国“网开一面”?背后折射出的,是中美实力对比的深刻变化和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难以为继。

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在7月密集落下。7月7日,他宣布对日本、韩国等14国加征25%-40%关税,其中韩国和日本这对“亚洲铁杆盟友”税率高达25%,与4月“对等关税”名单完全重合;7月9日,巴西、菲律宾等8国再遭打击,巴西更被课以50%的重税;7月10日,加拿大成为第三波目标,税率35%。四波行动累计覆盖22国,但中国始终不在名单之列。

美连下22道挑战书,特朗普体面认输,为何突然对中国“网开一面”?想多了,三位心腹大将摆新擂台

特朗普(资料图)

这种“精准避华”策略绝非偶然——今年4月中方对美反制措施中,稀土管制的效果已让美国尝到苦头;5-6月中美日内瓦和伦敦会谈达成的“日内瓦共识”和“伦敦框架”,更让美方意识到对华“硬碰硬”的代价。正如《环球时报》援引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报道,特朗普政府内部已认识到“中国不是能被简单压服的对手”。

面对中国的强硬反制,特朗普的对华态度发生戏剧性转变。7月8日美国彭博社披露,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“未来几周内将与中方官员会面”;同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更亲自点将,宣布将由他本人、贸易代表格里尔和财长贝森特组成“豪华谈判团”,于8月初赴华磋商。这种“三位心腹大将摆擂台”的阵仗,在特朗普执政史上尚属首次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方谈判团队中,卢特尼克和格里尔都是对华鹰派代表人物,但此次却被赋予“求和”重任,凸显美国在经贸领域的战略收缩。

美国的关税攻势在全球引发强烈反弹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7月12日回应称,欧盟“已准备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利益”;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则直接批评美方“单方面施压违反国际法”。

美连下22道挑战书,特朗普体面认输,为何突然对中国“网开一面”?想多了,三位心腹大将摆新擂台
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(资料图)

更令特朗普尴尬的是,传统盟友的抵制远超预期——日本首相石破茂8日对25%的关税税率表示“非常遗憾”,自民党政要直指美方“仅凭一封信通知加税的行为极其无礼”;韩国政府更因特朗普通过社交平台突然宣布消息而措手不及,韩联社直言这是对首尔的“外交冲击”。这些反应印证了国际媒体的判断:特朗普的关税战已陷入“四面楚歌”。

中美谈判的重启绝非美方“善意”的体现,而是现实利益驱动的结果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前两轮中美磋商已取得显著成果:第一次谈判实现关税大幅削减,第二次谈判推动中国放开部分稀土限制,美方则解除了民用大飞机发动机禁令。

但特朗普政府显然不满足于此——卢特尼克在谈判前公开施压,指责欧盟“关税壁垒导致美国贸易逆差”,要求墨西哥“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”。这种“边打边谈”的策略,暴露出美国既想获取经贸利益,又不愿放弃霸权施压的矛盾心态。

美连下22道挑战书,特朗普体面认输,为何突然对中国“网开一面”?想多了,三位心腹大将摆新擂台

贝森特(资料图)

这场博弈的走向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。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已呼吁“立即启动对美报复性关税”,巴西总统则誓言“反制到底”。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日的表态耐人寻味:“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。”这种留有余地的回应,既展现了战略定力,也为后续谈判预留了空间。正如《纽约时报》分析,8月1日的最后期限让各方“连达成一项协议的缓冲期都很紧张”,但对中国而言,这恰恰是检验美方诚意的试金石。

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却唯独绕开中国时,一个新时代的轮廓已然清晰:单边主义正在失效,多边合作才是正道。中国用实力证明,任何试图通过霸凌手段迫使中方让步的企图都将失败;而美国若真想解决经贸问题,就必须摒弃“教师爷”心态,回到平等协商的轨道上来。这场没有中国的关税战,最终可能成为美国霸权衰落的又一个注脚——正如那22道挑战书所预示的:世界早已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时代了。

友情提示
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