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关税打压之时,中国又出现了位厉害人物!他就是当年被清华校长亲自上门拜访,如今被人民日报“点名”的95后科学家庞众望。他的一句话戳了大家心窝:“要是咱扛不起这责任,那问题和困难不都留给下一代了?”正是这份直白和担当,让他成为许多人心里“青年科研”的代名词。     庞众望出生在河北的农村,不是什么优渥家庭出来的“天之骄子”。   父亲受精神疾病困扰,母亲因脊柱裂瘫痪在床,全家生计靠年迈的姥姥姥爷支撑。1999 年,庞众望在这里出生,父母给他取名 “众望”,盼着这孩子能成为家里的光。   打小庞众望就懂生活的苦。别家孩子撒娇时,他踩着小板凳学做饭;放学后别的孩子玩耍时,他要赶回家照顾母亲、帮姥姥做家务,偶尔还得捡废品补贴家用。母亲虽行动不便,却总笑着跟他说:日子再难,也要笑着活,这份乐观成了他心底的力量。   六岁那年,庞众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,手术费像座大山。姥姥姥爷挨家借钱,才凑够费用。手术成功后,家里欠了一堆债,母亲拖着病体没日没夜做手工,手指布满针眼。庞众望看在眼里,捡废品更勤快了,小小的身影穿梭在街巷里。   上初中后,初二那年母亲因营养不良病倒,家里又得借钱治病。看着病床上的母亲,庞众望暗下决心:只有好好读书,才能改变命运。   2014 年,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五十多里外的吴桥中学,第一次住校的他,每月写信给母亲报平安,后来母亲怕耽误他学习让他别写,他就把牵挂藏进心里,更用功读书。   高中三年,庞众望一边紧盯学业,一边做家教补贴家用。2017 年,老师推荐他参加清华大学 “自强计划”。招生老师家访时,被他家的贫困震惊 —— 破旧土坯房里,父亲眼神呆滞,母亲卧病在床。  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,庞众望高考考了 684 分,加上 “自强计划” 60 分加分,以 744 分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,被清华精密仪器专业录取。清华校长邱勇亲自上门拜访,这一刻,全家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。   进入清华,庞众望没向家里要过钱,靠家教和图书馆兼职养活自己,还每月给姥姥姥爷寄生活费。2020 年 7 月,母亲离世,这对他是沉重打击,但他把悲伤藏心底,化作学习动力。他知道自己基础不如别人,就在实验室待一整天,甚至因太投入被保安锁在楼里。   科研路上,庞众望也遇过瓶颈。有段时间研究没进展,他差点放弃。直到一次洗澡时,热水浇头的瞬间灵感闪现,他立刻给师兄打电话,两人讨论到深夜,终于构建出新的实验思路,拿下首个发明专利,还发表了学术论文。   之后,他在《Photonics Research》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,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,研究成果也派上了用场 ——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降低了地质监测成本,便携式水质监测仪改善了农村水质。   如今,面对美国关税打压,庞众望说:“要是咱扛不起这责任,那问题和困难不都留给下一代了?” 他不仅专心科研,还把专利收入捐给公益组织,给村里小学捐图书角,发起 “微光计划” 帮留守儿童。 从寒门走到科研前沿,庞众望没被贫困困住,用知识改变自己,也为国家出力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只要心怀梦想、敢担当,再难的路也能走出光。  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让人佩服的年轻人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。   #MCN微头条伙伴计划#

友情提示
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