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河为卷,民心为墨,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山东卫视于9月28日起以4K超高清的视听规格,播出全民抗战史诗剧《我们的河山》,该剧以1937年山东沦陷为背景,讲述了青年党员庄埼风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沂蒙山区,发展基层武装,开辟、建设抗日根据地的故事。整剧贯穿“历史真实、战争真实、生活真实”的创作铁律,以真实笔触勾勒山河沧桑,带领观众沉浸式回望沂蒙大地的抗战岁月,彰显不朽的抗战精神与时代价值。

创作的根基,在于对历史真实的敬畏与还原。《我们的河山》始终坚守真实的创作准则,让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。剧组为还原地道战场景,在沂蒙山区真实挖掘数百米地道;为呈现“军民鱼水情”,演员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三个月。编剧刘戈建查阅百余份地方志与口述史料,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。这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创作的诚意,让历史从书本上的铅字活化为涌动着血性与温情的银屏史诗。

叙事的巧思,在于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的智慧。《我们的河山》不仅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,更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。该剧以小切口、普通人表现大背景、大主题,生动诠释了这一伟大真理。沂蒙山区“红嫂乳汁救伤员”、“车轮滚滚支前线”的故事,在剧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,让观众深刻领悟到了民心的力量。这种“以小见大”的叙事,让宏大主题落地生根,让观众在共情中读懂“人民就是江山”的深意,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
精神的传承,在于传统与创新的双向奔赴。红色创作既守住了传统精神内核,找到了与当代观众的对话方式,更表现出了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。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,我们回顾历史,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视和平。该剧通过展现那段血火岁月,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,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。同时,剧中所展现的沂蒙精神,“党群同心、军民情深、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,也为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提供了生动的教材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,我们需要弘扬这种精神,让红色文化在荧屏持续流淌,凝聚起14亿中华儿女的强大力量,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。

“为什么战旗美如画?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;为什么大地春常在?英雄的生命开鲜花。”《我们的河山》的创作启示我们:红色题材的生命力,在于对历史的忠诚、对人民的深情、对创新的坚守。它让我们看见,当河山为卷、民心为墨,当真实为骨、精神为魂,红色故事便能跨越时空,直抵人心。这部作品的价值,早已超越剧集本身。它既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深情回望,也是对沂蒙精神的时代礼赞,更为红色创作指明了方向。唯有扎根历史土壤、贴近人民心声,才能创作出真正“叫好又叫座”的精品力作,让红色血脉在荧屏上代代相传,让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。

“萧瑟秋风今又是,换了人间。”八十载光阴流转,山河早已无恙,但那段抗战历史永远不能忘却。《我们的河山》以其精湛的制作、真实的演绎,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让我们以这部剧为契机,铭记历史,传承抗战精神,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(文/张恒)

闪电评论,欢迎投稿!

投稿邮箱:qilushiping@iqilu.com

友情提示
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