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功盛赞的“百年书家”:梁诗正的笔墨风骨与深远影响

在书法艺术长河中,能让启功直言“200多年来最佩服”,并坦言“一辈子仅学到一两成”的书家,唯有清代梁诗正

这份跨越百年的推崇,是对其书法造诣的极致肯定,而他为仇英版《清明上河图》所题的跋文,更成为展现其笔墨功力的经典载体。

启功:200多年来我最佩服的书家,我一辈子仅学到了他一两成!

梁诗正•《跋仇英清明上河图》

梁诗正为雍正八年探花,曾任帝师,连乾隆都曾为其铺纸研墨。他的书法起步于柳公权,得其骨力劲健;后临学赵孟頫的圆润、颜真卿的宽博,更溯源王羲之的飘逸,最终融会贯通形成雅俗共赏的风格。

启功:200多年来我最佩服的书家,我一辈子仅学到了他一两成!

在为仇英《清明上河图》题跋时,他的笔意与画作的细腻意境相得益彰——笔画兼具柳体挺拔与赵体灵动,结体端庄又不失活泼,既贴合古画的典雅气韵,又以书法的笔墨张力为画作增色,尽显“以书衬画、书画相融”的深厚功力,让这幅名作因他的题跋更添文化厚重感。

启功:200多年来我最佩服的书家,我一辈子仅学到了他一两成!

这份独特的书法魅力,深深影响了启功与“启体”的形成。启功曾提及,自己早年研习书法时,便深受梁诗正章法智慧的启发,尤其是梁诗正在古画跋文中展现的“疏密有致、气韵连贯”的布局技巧,让他对书法的空间感与节奏感有了更深理解。

启功:200多年来我最佩服的书家,我一辈子仅学到了他一两成!

后来广为人知的“启体”,其瘦劲挺拔的线条、错落有致的结体,追根溯源正是源自梁诗正的艺术养分。启功身为书法大家却谦逊称仅学其一二成,更从侧面印证了梁诗正书法艺术的精妙与深厚。

启功:200多年来我最佩服的书家,我一辈子仅学到了他一两成!

梁诗正的书法,以“正”立身、以“雅”动人,其跋仇英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作品,更成为书画合璧的典范;启功的盛赞,既是晚辈对前辈的敬仰,更是两位书家在“尊重传统、创新笔墨”艺术追求上的隔空共鸣。

启功:200多年来我最佩服的书家,我一辈子仅学到了他一两成!

时至今日,品读梁诗正的跋文、对照启功“启体”,仍能清晰看见这份跨越百年的艺术传承,也更懂梁诗正为何能成为启功心中“200多年来最佩服的书家”。

友情提示
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