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威胁对华加税100%意欲何为

#万能生活指南#
文/御风

中美之间新一轮的贸易战,似乎一触即发。

据央视新闻10月11日报道,在中国相继宣布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,并对美国船舶征收“特别港务费”后,美国总统特朗普明显破防了。在短短24小时之内,特朗普连续发布发声,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%的惩罚性关税,还扬言要对出口至中国的飞机、配件等关键商品实施出口限制。

特朗普威胁对华加税100%意欲何为

(特朗普)

这还不算完,特朗普甚至公开暗示,可能取消原定于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的中美高层会谈,声称“中方的行为让会面不再有意义”。然而,讽刺的是,中美之所以爆发新一轮的贸易摩擦,恰恰是美国一手挑起来的。

据报道,日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,将从10月14日开始,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额外的港口服务费用,原因非常“美式”——保护美国的造船业,削弱中国在全球航运与造船领域的竞争力,逼迫国际市场减少对中国造船业的依赖,从而为美国那条早已锈蚀的造船产业链腾出生存空间。这一充满歧视色彩的霸权行径,再次撕下了美国所谓“公平竞争”的面具。

特朗普威胁对华加税100%意欲何为

(中国稀土开采)

中方的回应可以说是雷霆万钧。10月9日至10日,中国连续打出两套“组合拳”:一是对稀土物项及技术实施出口管制,二是依法对美国籍、美国造、或由美资持股25%以上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。

两大举措相辅相成——一个从战略资源出手,另一个从航运体系反制,既打击了美国的供应链,又直接针对其造船业与高科技制造业的“命门”。

特朗普威胁对华加税100%意欲何为

(稀土对于芯片制造很重要)

众所周知,稀土之于现代工业,就像石油之于二十世纪。中国控制着全球约70%的稀土开采、90%的分离与加工以及93%的磁体制造,这不仅是自然禀赋的结果,更是几十年产业积累的体现。中方的出口管制并非为了搞垄断,而是出于国家安全与防扩散义务。

可在华盛顿的眼中,这就是“敌对行为”。特朗普的怒气更多来自一种“被卡脖子”的焦虑——他清楚,美国的AI、半导体、电动汽车乃至军工体系,全都离不开中国提供的稀土材料。若中国真正执行新规,美国的芯片厂与军工链恐怕都得“断炊”。

特朗普威胁对华加税100%意欲何为

(美国对中国船舶加征费用)

更让特朗普焦躁的,中方这次对美国关联船只的精准反制,打破了美国“只许我打你,不许你还手”的霸权惯例。面对中国的强硬反击,特朗普政府选择再次走上老路——扬言加征100%关税,试图用极限施压逼中国让步。

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甚至放话称:“若有需要,我们已准备好打一场贸易战。”这句话听起来似曾相识。2018年特朗普首次挑起中美贸易战时,也喊得震天响,结果是美国通胀飙升、制造业外逃、农产品滞销。五年过去,世界早已变了,中国产业链更成熟、更自信,而美国的“工业回流梦”依旧停留在口号里。

特朗普威胁对华加税100%意欲何为

(特朗普)

如今,特朗普再次挑起贸易战的底气更薄。美国的通胀率仍居高不下,制造业新增就业在过去三个月连续萎缩。美国一旦全面加征关税,只会进一步推高成本、加剧通胀,把压力转嫁给美国消费者。而中国则已具备广泛的市场替代空间,从东盟到中东,从非洲到拉美,中国的贸易伙伴体系早已多元化,美国贸然发动贸易战,等于是在孤立自己。

实际上,特朗普所谓的“强硬报复”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——既要在中期选举之前,对国内选民展示强硬姿态,又想以威胁方式逼中方让步,但这套老把戏在今天已经失效。

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只能挨打的弱国,而是能在关键节点上左右全球供应链的战略大国。稀土、航运、电池原料——每一个领域都是中方的优势区。美国若再从“实力地位”出发与中国打交道,注定只能自食苦果。

特朗普威胁对华加税100%意欲何为

(中美贸易谈判)

贸易战不是零和博弈,而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系统较量。中方的组合拳显示出极高的战略成熟度:既不盲目升级冲突,也不容忍挑衅。特朗普可以随便宣布对中国加征什么“100%关税”,但他无法改变一个事实——在全球产业竞争的新时代,脱离中国供应链的美国,注定将重蹈闭关锁国的覆辙。

中美博弈的结果已不再取决于谁喊得更凶,而是谁能稳、谁能造、谁能撑起整个产业体系。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:打不垮的,才是真正的强大。

友情提示

本站部分转载文章,皆来自互联网,仅供参考及分享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联系邮箱:1042463605@qq.com